安防系統視頻監控及周界報警系統的構建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6/10 瀏覽:6848
隨著國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更多的家庭購買商品住房。人們生活水平和經濟能力的不斷提高,往往不單純追求住宅小區居住的物理空間和豪華裝修,還渴望小區現代化、智能化、安全舒適。而智能化住宅小區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確保住戶的安全,現代居住的格局導致住戶間的私密性、封閉性尤為突出,鄰里之間不了解、不來往成為常態,如何提高整個住宅小區的安全性,采用傳統的物理防范、人員防范的被動防范方式已不能滿足小區安全的需要。采用智能化的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構建科學智能的安全防范體系變得尤為重要。
安防系統一般由視頻監控系統、周界報警系統、可視對講系統、入侵報警系統、電子巡更系統組成。在小區設置控制中心,獨立管理。在小區的周界圍墻設第一道防線,采用周界報警系統(主動紅外探測器的方式)對入侵情況的發生進行預警,以配合人防(保安人員)根據預設的防區及時到位進行巡查,在第一時間發現警情;在小區出入口設圍墻機,對出入人員的身份作第一確認。在小區的出入口、車庫出入口、單元出入口(包括地庫通向樓棟的出入口)及小區主干道設視頻監控,并配合電子巡查系統(人防),對小區的公共場所形成第二道防線這主要是對進入小區的人員進行適時監視,尤其是對行為有異常的人作重點監視,并可配合保安人員對事件進行調查。另外,在緊急事件發生后,為公安部門留有可供偵察的圖像;在單元樓設可視訪客對講系統,在住戶室內設防盜報警系統,此為所設的第三道防線,對進入單元樓的客人進行二次確認,對非法進入的入侵行為可響應報警,住戶如感覺危險,也可主動報警。
1.視頻監控系統
攝像機捕捉到的圖像,經線路傳輸至安防控制中心的主控設備—硬盤錄像機,硬盤錄像機對圖像信號進行存儲,并輸出信號在液晶顯示器上顯示被捕捉到的實時圖像,同時環繞輸出,將視頻信號再提供至視頻矩陣主機,矩陣主機再將圖像信號發送至監視器上顯示。視頻監控系統應滿足下列基本要求:①監控能滿足所有的覆蓋區域。②視頻監控系統和視頻播放圖像的清晰度能保證。③該控制系統能對前端云臺和鏡頭遠程控制,圖像能自動或手動切換;④室外視頻設備的安全防護,并設有霹雷措施;⑤電梯應安裝樓層顯示器,監控頭應在電梯入口左側;⑥有聲光報警聯動功能,報警出現時監控畫面也切換到位。
前端:根據項目建設檔次及監控點使用環境,選用高清晰度彩色攝像機,室外選用彩色低照度攝像機;對出入口的圖像監視要求,圖像回放能清晰辨別出入人員的臉部特征,設計要求人的臉部圖像應達到整個有效畫面圖像的1/60;圖像回放能準確看清車輛的牌號及車輛的特征。對主干道的圖像監視要求是,能動態看清人在監視區域的活動情況及車輛在該區域的行駛情況。覆蓋區域如下:
(1)住宅小區主、次出入口應安裝寬動態攝像機,配置5~50mm自動光圈鏡頭,應做到人車分離,在人行通道、車行通道應分別安裝攝像機,對出入車輛、人員嚴密監視,出入口攝像機的監視方向應一致向外。
(2)每幢住宅樓樓棟出入口、地下車庫通向住宅樓的出入口。周界按防區安裝攝像機。
(3)地下車庫的通地面口應安裝攝像機,監視范圍不應有盲區。一般按通道每30m一臺配備。
(4)小區主要交叉通道應安裝攝像機,通過監視器應能清楚地顯示主要通道上人員和車輛的活動情況。主要干道按每50m配備。
(5)小區中央位置設置一體化云臺攝像機2臺。電梯轎廂內設置電梯半球攝像機。
(6)平臺頂層出入口、河道邊、地面停車場、水景廣場、活動場所、水泵房、配電間等公共區域安裝攝像機。
一般攝像機的安裝位置距離目標監視區域7m以內,采用3.5~8mm,攝像機的安裝位置距離目標監視區域8~15m,可采用6~12mm。攝像機的安裝位置距離目標監視區域15~30m,可采用5~50mm(以上選擇僅供參考)。
攝像機鏡頭光圈選用原則:環境光線變化較大的場合可選用自動光圈鏡頭(例如:室外安裝的攝像機及光線變化較大的室內);而環境光線變化不大的場合(基本恒定),則可選用手動光圈鏡頭(例如:室內燈光常開的場所安裝攝像機)。
攝像機的安裝高度應適當(室外2.2~2.5m,室內2.3m),應避免嚴重的俯視現象影響圖像質量。攝像機立桿和支架應安裝牢固,避免風力引起晃動,影響圖像質量。攝像機信號和電源的引線應作防水處理,避免環境對設備壽命的影響。
后端:小區采用16路硬盤錄像機,每臺硬盤錄像機各配2塊4T硬盤,保證視頻信息保存30d以上。中心選用可擴展的矩陣系統,并與數字化硬盤錄像機相結合,一方面提供數字化的系統監視與控制,并且具有圖像顯示、記錄、控制、時間、日期顯示以及數字化圖像儲存等功能;另一方面,通過預留的矩陣擴展槽,方便項目后期開發的擴展所需。采用16路硬盤錄像機和視頻矩陣主機的組合,實現錄像和監視分離,既避免誤操作會影響硬盤錄像機的錄像狀態,又能提高實時監視的有效性。
顯示:小區配彩色液晶監視器顯示墻。配比一般按16路一屏配備。采用17英寸液晶顯示器和19寸監視器用作圖像的顯示設備。對重點監視的圖像可直接在19寸監視器上顯示。
2.周界報警系統
主動紅外探測器發出的紅外光束被阻斷后,將發出報警,由防區模塊對報警區域編碼,以識別報警發生的區域,信息經總線傳輸至報警管理中心,由報警管理中心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一方面輸出信息聯動報警模擬屏,另一方面即時響應蜂鳴報警。周界防盜報警系統具有如下功能:
入侵報警功能:防盜報警控制主機直接接收來自前端探測器發出的報警信號,在控制中心發出聲、光報警并指示非法入侵報警所發生的區域。聲、光報警信號能保持至手動復位。
報警顯示、記錄功能:當系統報警時,系統計算機的顯示器上立刻探測報警區域的相關信息,報警打印機即時打印報警部位、時間,同時周界模擬電子地圖顯示具體的報警部位。
防拆報警功能:當有人非法打開主動紅外探測器防護罩時,系統會立刻報警。
電源轉換功能:當主電源斷電時自動轉換到備用電源,市電恢復時能自動轉換到主電源。備用電源為充電電池,主電源對備用電源自動充電,備用電源工作狀態有燈光顯示,電源轉換時控制主機能正常工作不產生誤報警。
系統具有密碼保護,防止非法操作功能:系統的各項參數設置的更改,聲光報警提示的解除,管理員須輸入正確的密碼才可實現。在業主規劃小區圍墻時,應避免由于圍墻柵欄形狀以及圍墻固定柱造成的防護盲區。
系統由前端設備、防區設置設備、報警管理設備、報警模擬屏、工作站(含系統軟件)和打印機所組成。
前端設備選用三光束以上主動紅外探測器;防區設置設備(單防區模塊)根據小區周長經核算來設計報警防區,每個防區的防護范圍不超過50m。對主動紅外探測器的報警設置防區編碼,以識別報警的區域。并以總線的方式傳輸,這類系統框架的特點是系統可根據實際情況作靈活調整,對情況復雜的地段合理增加防區;報警管理設備(區域管理器)完成接收防區設置設備的編碼信號,并對信息進行有效處理,并將處理后的信號提供至系統工作站,同時輸出聯動信號至報警模擬屏。報警模擬屏顯示對應防區的報警信號,模擬屏采用發光二極管制做,發光別代表報警狀態;工作站(含系統軟件)根據地塊特點,東西兩塊獨立設置報警主機及工作站,對報警信息進行管理,包括系統的布撤防狀態的查詢和報警信息的歷史查詢,信息管理的內容包含報警發生的區域(通過防區識別)和發生的時間。系統一旦接收到信號,即時響應報警,并蜂鳴提示;打印機將查詢到的報警信息打印。
中心機房設置防盜報警主機一臺,該主機可與家庭防盜報警主機共享,并共享報警工作站、打印機。同時,定制報警電子地圖,系統報警時,可直觀地在電子地圖上反映出相對應的設防區域,并有聲光告警功能。
3.信號的傳輸
3.1 視頻監控系統的信號傳輸
視頻監控系統信號線采用視頻同軸電纜和光纖通訊方式進行傳輸。系統的視頻電纜按經驗:距離<300m,可采用SYV75-5;300m<距離<500m,可采用SYV75-7或光纖;距離>500m,可采用SYV75-9或光纖。以確信號傳輸的可靠性,必要時可配置 信號 放 大 器。 室 內 敷 設 可 采 用 一 般 的SYV75-5電纜;室外敷設應考慮防水。為確保前端攝像機能得到正常供電,系統供電應充分考慮到線纜的電能損耗。采用集中供電的方式,其電纜的線徑應為RVV2*1.5,距離過長宜采用此規格以上的電纜。室內敷設可采用一般的電纜;室外敷設應考慮防水。
3.2 周界報警系統的信號傳輸
周界報警系統的信號是通過聯網總線來傳輸,可采用RVVS2*0.5系統是室外敷設的電纜應考慮防水。系統的電源電纜為確保前端探測器和防區模塊能得到正常供電,系統供電應充分考慮到線纜的電能損耗。近距離的系統可采用集中供電的方式,其電纜的線徑RVV2*1.5。
視頻監控系統及周界報警系統作為安防系統中重要的兩道防線,關系到住戶及小區的安全。這兩個系統在高清概念的應用,智能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下不斷發展,圖像采集、數據處理、信息反饋在安防領域的應用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比穩定安全的環境。
山東飛天激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1日,專注于激光光電探測技術的研發,以激光周界入侵報警產品為主導,同步展開智能交通和工業自控類產品的研發和制造,正初步形成以產品開發,解決方案和平臺服務的全價值鏈的業務格局。
公司以“高”“精”“尖”產品為主,不斷為石油石化管線分輸加壓站,油庫罐區,高鐵變電所,地鐵停車場,機場停機坪,監獄圍墻,看守所內保,電力變電所,邊防哨所警戒等高端周界防范領域提供強力支撐,為道路交通保駕護航,還為廣闊的民用光電檢測市場提供優質產品,致力于成為激光周界安防行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
上一篇:淺談智能工廠與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
下一篇:智慧社區在提高社區安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