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體系構建旅游公共服務的智慧藍圖
作者: 來源: 發布時間:2019/04/18 瀏覽:7473
智慧構想
隨時隨地,服務觸手可及
智慧旅游要達到的效果和價值遠超出信息技術的簡單應用、功能的機械疊加、單體項目的單一建設,它是信息技術在旅游領域中的有機應用、系統融合、全面整合,所達到智能、人性、便捷的全新狀態。
智慧旅游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借助智能手機、電腦、觸摸屏等多種便攜的服務終端,最大特點是終端物聯、位置服務、動態更新、實時互動,應用到旅游公共服務,能夠達到貼身、人性、保姆式服務的狀態,服務的獲取“隨時隨地”、“觸手可及”。由此,智慧旅游公共服務是以信息技術為手段融入,以信息服務、交通服務、安全保障服務、便民服務、行政服務為內容切入,最終達到游客旅游全過程、全方位智能聯動、人性整合、順暢推進的效果,表現出以下特點:
1.位置服務、獲取更便捷: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全天候多渠道的服務,游客通過手持終端,隨時隨地獲取旅游信息、交通、游覽等旅游公共服務。
2.生動形象、讀取更容易:信息內容展現方式多樣,空間位置信息與圖文信息相結合,可視化程度高,并融合視頻、虛擬實景、收藏夾等表現形式;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內容豐富。
3.跟蹤服務、覆蓋全過程:旅游公共服務不再是僅僅服務于游客到達后的目的地指引,而是覆蓋游客行前、行中、行后全流程;對全程的串聯旅游交通、景區等進行實時物聯、網絡發布。
4.突破邊界、要素全整合:能夠對交通、安全服務、旅游營銷、吃住行游購娛消費等各個環節、各個旅游要素進行全網整合。
智慧構建
五大體系,智慧融入
1.信息無縫——位置發布、動態更新
旅游公共信息服務的智慧化,無線網絡覆蓋、智能終端、后臺支撐的應用,使游客對信息獲取多渠道、動態化、位置性、無縫隙,隨時隨地知曉身邊事,進而獲得游覽引導。
游客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熱線等多平臺,獲取旅游咨詢、投訴、商務、救援、提示等服務。游客借助智能手機,導航軟件多媒體方式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獲得導覽、導游、導航等服務;當地旅游的動態新聞、信息實時更新,告別翻地圖,通過手機就能了解如何坐車最方便、哪里的菜最合口味。通過“視頻導游”旅游資訊推廣平臺,二維、三維等科技介紹講解景區,由區到點,層層深入;以“游”為主線串聯吃、住、行、購、娛,為游客提供一條龍網上服務。
2.交通無憂——位置引導、全程指引
旅游交通服務智慧化的關鍵是游客隨時知道自己的位置和交通狀況,旨在提高游客獲取交通信息、換乘交通工具、取得智能交通引導的便捷性。涉及了專門的旅游巴士,公交巴士、的士等公共交通,及自駕車等服務。
如智慧自駕旅游系統,主要借助基站定位、GPS 導航、Wifi 定位、地標定位、圖像識別、RFID等技術,將全球定位植入旅游行程,根據其位置所產生的數據反饋到調度中心,實時向手機及其他終端發布交通引導疏通信息、推薦最佳旅游方案。結合游客隨身手機、平板電腦、一卡通、智能腕帶等移動終端,內置芯片,根據位置主動彈出交通信息,游客即刻了解交通管制、交通擁堵、停車位等情況,達到旅游交通的智慧托管,打造無障礙旅游。公交巴士、出租車、地鐵等公共交通,主要整合利用、優化提升現有智慧化平臺,如滴滴打車、公交出行、旅游交通的APP軟件,實現智能引導,幫助游客便捷換乘。
3.安全保障——跟蹤監測、位置監控,預警發布、應急聯動
旅游安全保障服務的智慧化,可達到危險物、游客雙向跟蹤監測,及時預警,保姆式服務。第一、跟蹤探測、實時發布、及時預警:通過監控攝像頭、RFID感應器,探測與記錄重點域、客流集中區域、事故多發區域、危險區域的實時畫面,動態情況,報送游客與管理人員,進行自動檢測、預警、警報。第二、跟蹤游客位置,保姆式貼身防衛:游客逼近危險,所持終端感應警報提醒;事故發生,鎖定游客位置,及時提供救援。第三、緊急調度:利用景區電子巡更管理系統,協同景區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景區管理保護大隊、監察大隊、保衛人員,隨時溝通交流,達到突發事件人員緊急調度。
如,黃山風景區的“旅游資源綜合保護和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智能視頻監控景區古樹名木等資源,應急預警系統保障游客安全。九寨溝的“景區智能導航搜救系統與大眾位置服務”,建立驢友手持搜救終端與景區搜救服務中心之間的位置監控網絡,為驢友提供遇險時的廣域實時救援。
4.智能行政——部門整合、行業監控
旅游行政服務的智慧化,融合旅游管理部門、聯動相關部門、整合全行業,達到智慧溝通、行業智能管理、服務智能監控。部門智慧溝通:各級旅游管理機關利用旅游管理網絡和業務數據庫,搭建起內部信息上傳下達的渠道和功能完善的業務管理平臺,實現旅游管理業務處理的智能化、高效性,進而協調促進旅游資源統籌管理。行業智慧管理:整合旅游景區、旅行社、導游員、酒店等旅游元素,強化全行業智能化服務和管理,推進旅游行業有效監管、規范經營,如導游員智能管理系統、旅游行業統計系統、電子行程單監管監控的智慧旅游系統。服務跟蹤監控:利用商業服務人員管理的在線巡更,通過信息鈕或巡檢器現場監控服務態度及服務內容的合法性,對日常服務管理進行巡檢考核,實現日常管理的信息化、科學化與制度化。
5.便民惠民——全網整合、一卡聯動
旅游便民服務的智慧化,主要包括:旅游一卡通服務;在景區和市民、游客主要活動區域提供無線網絡,破除信息服務的障礙束縛;開展智能認證、智慧旅游金融等項目,實現身份認證的智能化和消費支付的移動化。
以旅游“一卡通”為例,各地爭相發行,如京津冀旅游一卡通,黔東南“苗嶺通”,上海、杭州、武漢、合肥、南京、馬鞍山城市旅游一卡通等。其主要特點是,利用先進技術,整合串聯公共交通系統、旅游商家等要素,公共自行車、出租車、公交、地鐵、旅游巴士皆可使用,游覽、購物享受折扣,為游客、市民提供了便利。
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建設是大勢所趨,其藍圖效果可以想見,但其并非是一蹴而就之事,目前建設只是初步試水,未來建設任重道遠,持續投入與推進亦是必然,同時也應該將智慧旅游建設融入智慧城市建設中,實現主客共享的智慧服務。
上一篇:科技創新旅游警務構建平安景區
下一篇:智慧景區建設需要做些什么?